大視界系列兒童繪本
大視界系列兒童繪本(第一套)書單1. 書名:汽車睡覺的一天 (國家/比利時)【相關主題──空氣品質】
在「無車日」這一天,比利時全國的汽車停止行駛,馬路上看不見一輛汽車。藉著這樣的規定,國民節省了一天的汽油,呼吸了一天清新的空氣。「無車日」使大家有機會體驗到不受汙染的大自然有多麼美好,也促使大家重新思考地球能源的問題。這就是「無車日」的意義。
故事由媽媽的幾盆「蘋果薄荷」說起,故事的結局又回到那幾盆「蘋果薄荷」得到什麼樣的安置,成為一個令小讀者滿意的收尾,運用了「回應」的技巧。故事快結束的時候,法朗沙說他忽然想到一個好主意。荷西問他是什麼好主意,法朗沙卻回答說:「路上我會告訴你。」而不當場回答,運用了「懸疑」的技巧。
作者生動的描寫平日大馬路的噪音喧天,又生動的描寫「無車日」大馬路的平和寧靜,運用了「對比」的技巧。作者營造種種氣氛,使小讀者對「無車日」充滿期待,深刻的受吸引想知道「無車日」究竟是什麼模樣,運用了「製造高潮」的技巧。
書末還有幾頁附錄,對比利時這個國家作了簡明的介紹,兼顧了文學和知識。
2. 書名:河邊的舊書村 (國家/英格蘭)【相關主題──同心協力】
英國威爾斯地區威河(Wye)邊的海伊村(Hay-on-Wye),四周群山環繞,風景秀麗。因為處於交通路線上的必經之地,成為重要的軍事據點,自古以來就一直是熱鬧的小村子。但是二十世紀以後,開始沒落,村民逐漸外移,幾乎荒廢。1961年,一個名叫李查‧布斯(Richard Booth)的牛津大學畢業生回到了他的家鄉,開設了一家舊書店,希望透過他的夢想改變家鄉的命運。
到了1970年代,海伊村成為全世界第一個舊書村,擁有將近一百萬冊的舊書,聲名遠播,受到國內外的注目。從世界各地慕名而來的遊客,更是把這個舊書村打造成旅遊勝地。到現在,海伊村的舊書店一共大約有30家,每年暑假都是訪客的高峰,為海伊村及附近地區帶來了可觀的收入。
這本書以主人翁寫信給為了謀求工作機會而離開海伊村的父母親的方式,來敘述這個舊書村從無到有的過程。我們可以看到李查為了追求理想,永不放棄的精神,也可以看到村民合力協助,幫助李查實現夢想的溫馨故事。
3. 書名:爸爸離家時 (國家/美國)【相關主題──經濟大恐慌】
這本繪本以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的美國經濟大蕭條為背景,敘述小女孩波麗在失業的父親前往田納西河,參與興建水壩前夕的心情轉折。爸爸離開的那一天,波麗在沮喪難過之際,巧遇殘障少女潔西。潔西帶波麗去撿拾從火車上掉落的煤炭,波麗因此有錢買禮物送給爸爸。兩個人在互動之中,潔西樂觀向上的心情影響了波麗,讓她能接受父親遠行的事實。故事溫馨感人,值得閱讀。
4. 書名:爺爺的有機麵包 (國家/日本)【相關主題──商業道德】
在「無車日」這一天,比利時全國的汽車停止行駛,馬路上看不見一輛汽車。藉著這樣的規定,國民節省了一天的汽油,呼吸了一天清新的空氣。「無車日」使大家有機會體驗到不受汙染的大自然有多麼美好,也促使大家重新思考地球能源的問題。這就是「無車日」的意義。
故事由媽媽的幾盆「蘋果薄荷」說起,故事的結局又回到那幾盆「蘋果薄荷」得到什麼樣的安置,成為一個令小讀者滿意的收尾,運用了「回應」的技巧。故事快結束的時候,法朗沙說他忽然想到一個好主意。荷西問他是什麼好主意,法朗沙卻回答說:「路上我會告訴你。」而不當場回答,運用了「懸疑」的技巧。
作者生動的描寫平日大馬路的噪音喧天,又生動的描寫「無車日」大馬路的平和寧靜,運用了「對比」的技巧。作者營造種種氣氛,使小讀者對「無車日」充滿期待,深刻的受吸引想知道「無車日」究竟是什麼模樣,運用了「製造高潮」的技巧。
書末還有幾頁附錄,對比利時這個國家作了簡明的介紹,兼顧了文學和知識。
2. 書名:河邊的舊書村 (國家/英格蘭)【相關主題──同心協力】
英國威爾斯地區威河(Wye)邊的海伊村(Hay-on-Wye),四周群山環繞,風景秀麗。因為處於交通路線上的必經之地,成為重要的軍事據點,自古以來就一直是熱鬧的小村子。但是二十世紀以後,開始沒落,村民逐漸外移,幾乎荒廢。1961年,一個名叫李查‧布斯(Richard Booth)的牛津大學畢業生回到了他的家鄉,開設了一家舊書店,希望透過他的夢想改變家鄉的命運。
到了1970年代,海伊村成為全世界第一個舊書村,擁有將近一百萬冊的舊書,聲名遠播,受到國內外的注目。從世界各地慕名而來的遊客,更是把這個舊書村打造成旅遊勝地。到現在,海伊村的舊書店一共大約有30家,每年暑假都是訪客的高峰,為海伊村及附近地區帶來了可觀的收入。
這本書以主人翁寫信給為了謀求工作機會而離開海伊村的父母親的方式,來敘述這個舊書村從無到有的過程。我們可以看到李查為了追求理想,永不放棄的精神,也可以看到村民合力協助,幫助李查實現夢想的溫馨故事。
3. 書名:爸爸離家時 (國家/美國)【相關主題──經濟大恐慌】
這本繪本以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的美國經濟大蕭條為背景,敘述小女孩波麗在失業的父親前往田納西河,參與興建水壩前夕的心情轉折。爸爸離開的那一天,波麗在沮喪難過之際,巧遇殘障少女潔西。潔西帶波麗去撿拾從火車上掉落的煤炭,波麗因此有錢買禮物送給爸爸。兩個人在互動之中,潔西樂觀向上的心情影響了波麗,讓她能接受父親遠行的事實。故事溫馨感人,值得閱讀。
4. 書名:爺爺的有機麵包 (國家/日本)【相關主題──商業道德】
■內容簡介:
在這個全球貿易時代,每個國家的孩子吃的、穿的、用的,可能都沒什麼不同;但是透過另一個國家孩子的眼睛,他們很容易就能記得那種生活氛圍,那種地理環境,和那種文化特色—
特別是讀完色彩悅目的繪本,對那個地方的了解,可能比千里迢迢坐飛機去一趟,更覺深刻。
日本小女孩道太郎雪子,患有嚴重的皮膚過敏,她不停地抓癢;而且因為媽媽工作太忙,她得自己留在鄉下,和爺爺奶奶一起生活。
台灣十分之一到十分之二的幼兒有異位性皮膚炎的困擾,造成皮膚過敏的原因,除了遺傳因素,還有環境和飲食;這本《爺爺的有機麵包》就是透過雪子的眼光,描述日本鄉村的美景,小麥的生長過程、麵包的製作,帶出了有機農業的必要性,也讓小讀者體會到,每一份食物所包含的,除了大自然提供的珍貴養分,還有照顧者的寶貴心意。
《爺爺的有機麵包》不只是讓孩子認識日本的地理書,更是讓孩子愛護環境,在生活中隨時心懷謝意,並且飲食更健康的溫馨故事。
特別是讀完色彩悅目的繪本,對那個地方的了解,可能比千里迢迢坐飛機去一趟,更覺深刻。
日本小女孩道太郎雪子,患有嚴重的皮膚過敏,她不停地抓癢;而且因為媽媽工作太忙,她得自己留在鄉下,和爺爺奶奶一起生活。
台灣十分之一到十分之二的幼兒有異位性皮膚炎的困擾,造成皮膚過敏的原因,除了遺傳因素,還有環境和飲食;這本《爺爺的有機麵包》就是透過雪子的眼光,描述日本鄉村的美景,小麥的生長過程、麵包的製作,帶出了有機農業的必要性,也讓小讀者體會到,每一份食物所包含的,除了大自然提供的珍貴養分,還有照顧者的寶貴心意。
《爺爺的有機麵包》不只是讓孩子認識日本的地理書,更是讓孩子愛護環境,在生活中隨時心懷謝意,並且飲食更健康的溫馨故事。
5. 書名:藍襯衫和紅袍子 (國家/肯亞)【相關主題──交易】
習慣帶錢上街買東西的小朋友,對於這本書裡歐巴列換得藍襯衫的過程,可能會覺得相當新鮮有趣。
這個故事敘述非洲肯亞有個馬賽族村落,村裡人過著放牧牛群的生活,偶爾會有雜貨商開車來賣東西,村人沒有錢,就用牛皮或手工做的飾品來交換貨物。
有一天,歐巴列看上了一件藍襯衫,但是他沒有牛皮,只好幫鄰居老太太修理屋子,賺來了一罐蜂蜜,用蜂蜜交換了一張木雕面具,再用面具跟表哥換來半張牛皮,最後終於得到了那件藍襯衫。可是換下傳統紅袍子、穿上藍襯衫的歐巴列,並沒有得到同伴的認同,最後靠著他的勇氣和機智,趕走來襲的獅子,終於獲得朋友的喝采。
透過這個故事,讀者除了懂得以物易物的交易模式,也有機會認識馬賽族這個民族,從書中人物的衣著了解他們的裝扮,從他們的工作知曉了一種與我們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也知道了獅子是馬賽人最危險的敵人。
這本書在後面還介紹了肯亞這個國家以及肯亞的經濟運作,故事與常識兼具,對小朋友開拓國際視野幫助很大。
6. 書名:繪夢畫家 (國家/墨西哥)【相關主題──勞工住宅】
能有機會到國外增廣見聞,也不是每個家庭經濟能力都能負擔的。透過閱讀,可讓更多青少年提早接觸到各種不同文化和觀點,打開更多扇通往世界的門與窗,並和國際同步接軌。
墨西哥應該不是小朋友熟悉的國家,即使是大人,對墨西哥的刻板印象也仍停留在寬大的墨西哥圓帽、色彩鮮豔的服飾、玉米餅、沙漠和仙人掌。
故事在敘述喜歡畫畫、生長在貧民窟的小男主角,如何藉由發源墨西哥的壁畫來表達人們對生活的夢想和希望。以生活化、輕鬆又不著痕跡的方式,娓娓道出墨西哥人隨著現代化腳步,從農業進入工業社會的經濟巨大變化。
透過小男主角的日常生活,間接了解到一般人民的家庭生活、工作和傳統文化,讓大小朋友進而對墨西哥產生濃厚好奇心。雖然,故事單從幾個不同點出發,卻生動連結出墨西哥的面貌風情。
7. 書名:小查的桶船 (國家/泰國)【相關主題──水上市場】
泰國和台灣有許多相像的地方:泰國人和台灣人都有著黃皮膚黑頭髮、都以米飯為主食、都會到廟裡拜拜……。
但是,等你有機會進一步接觸泰國時,你會發現,這些原以為沒什麼不同的地方,卻呈現出不一樣的風貌,就好像用來進行買賣交易的「市場」,大部分國家都是在陸地上進行,但是在泰國,卻有在水上進行買賣的市場。
而這個故事的背景,便是設定在泰國的水上市場。從男孩小查的描述,我們可以知道,泰國的水上市場雖然是在河上進行,但它並不是單純只賣水產類的魚市場,而是從衣服、水果到湯麵,一應俱全的傳統市場。藉由一隻原本是人人喊打的貓,到大家了解到貓偷東西的原因後不再追究,我們可以感受到泰國人有顆體貼溫暖的好心腸,願意在別人有需要的時候伸出援手。
8. 書名:艾蒂的番茄 (國家/古巴)【相關主題──土地保護】
大部分古巴的民眾因為共產經濟制度的關係都不富裕,很多我們以為理所當然的食物及生活條件,對他們來說都很奢侈難得。
把院子、天井、陽台、門庭等任何可以栽植植物樹木的地方,都種下了可食用的經濟作物,讓古巴人可以把最基本的肚皮問題解決,還可以與親戚、朋友、鄰居團結合作互相分享,不只讓大家都有各種新鮮蔬果可吃,甚至也解決了大家口袋都沒有錢的問題,因為食物不用買,只要交換食物,就可以滿足一天生活所需。這樣還把一個更大的附加價值帶進城市——「生態城市」。
到處都是綠意,植物把空氣和環境都用最自然的方式清潔,也把古巴這個熱帶島嶼的氣候調節到更宜人的範圍,這個史上聞名的熱帶樂園,加上四處都是歌舞的樂天古巴人,一定讓來古巴的人覺得這裡像是天堂一般。
小艾蒂在故事中學到了如果做自己喜歡的事,把事情做好,就不必太在乎別人的價值判斷,不必和別人相比和計較,這就是讓古巴人樂天個性可以散布流傳的原因。
9. 書名:兩把小提琴 (國家/德國)【相關主題──東西德統一】
這本書很成功的描寫在一個國家統一後所造成的文化差異下,人們該如何共處。在當前的世界局勢下,有許多戰爭尚未平息並造成了國家的無謂分裂;請將揚揚和馬克作為我們的借鏡,誠摯的希望所有人能懂得合作與互助所帶來的強大力量。即使你身邊的朋友來自不同的地方,有著不同的文化背景。藉由如此像交響樂般的合奏,台灣也能持續與世界接軌,持續擁有富足與和平的社會。
藉由此書與台灣的讀者分享在世界上的一個角落所發生的一段小故事,讓我們了解它,並積極的投入在我們身邊有趣的事物,甚至世界上發生的任何事情。
10.書名:想當媽媽的克蕾特(國家/索比亞)【相關主題──大饑荒】
看看這本書的封面,大地一片荒蕪,幾棵樹點綴在褐黃色的土地上,而太陽依舊酷熱,好像不把地面烤焦勢不罷休。這個封面已經隱約透露了這會是個怎樣的故事。
未來當個好媽媽是許多小女孩的夢想,但這本書的主角克蕾特,她當媽媽的夢想卻是那麼的卑微:只要能夠把孩子緊緊的抱在胸前,有蔬菜湯喝,一家人住在一間躺下來時腳可以伸直的小房子裡,有木鋤頭和木犁可以耕種,她就心滿意足。因為在現實世界裡,克蕾特正在挨餓,爸爸外出擦鞋賺錢,三十多天過去了,音訊全無;媽媽躺在破破爛爛的泥房裡生著重病,卻沒有藥吃。
小女孩克蕾特渴望長大,以後也能夠當媽媽,但在當媽媽之前,她更希望能夠活下去……。
克蕾特的故事,是現在衣索比亞許多孩子活生生的寫照。這本繪本為我們的孩子開啟了另一扇窗,讓他們有機會深入非洲大地,了解那裡孩子的困境,除了珍惜自己所擁有的富裕生活,同時能夠發揮人飢己飢的同理心,對遠方或周遭陷入困境的人伸出援手。